星藝榜樣 | 袁根林:從醫者到“尺癡”
2017-11-24
導讀:
媒體報道
袁根林:從醫者到“尺癡”
導 讀
從揚州的一所衛校畢業后,袁根林進了鎮醫院工作。也許是對現狀的不滿意,也許是對收入的不滿意,袁根林不想一輩子就這樣窩在鎮醫院。2002年,南京!不再是醫生的袁根林,面對著一個陌生的城市,一個未知的將來……
《星藝裝飾》報道版面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出自《論語》,講的是人做事要專注,磨性子,方可成事。袁根林,給記者的第一印象是不急不燥;專訪下來,第二個印象就是好琢磨,從2013年開始,自己研發了八項裝修工藝。
從揚州的一所衛校畢業后,袁根林進了鎮醫院工作。也許是對現狀的不滿意,也許是對收入的不滿意,袁根林不想一輩子就這樣窩在鎮醫院。2002年,南京!不再是醫生的袁根林,面對著一個陌生的城市,一個未知的將來。“家里對我的決定,不理解也很反對,畢竟我們的家族三代行醫,家族里多半是醫生。我當時心里也很沒底。”他對記者說。當時星藝的孟總是袁根林的同鄉,袁根林找到孟總,并且進入了星藝,干起了裝飾,一干就是十五個年頭。
從醫院進入裝飾行業,這樣大的跨度等于從零開始。白天袁根林在裝修工地干活,晚上他在南京一家工程管理職校上課,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了6年,2010年袁根林獲得了由中國室內裝飾協會頒發的室內裝飾監理師榮譽證書。“這段時間的生活對我是一種磨煉,被斥責過,被罵過,我曾經想過放棄,想想如果在揚州,至少每天晚上回到家還能吃上一口熱飯;如果在醫院,也不需要低下頭去面對各種各樣的客戶。人啊,有一種堅持叫相信自己。”從2002年開始,袁根林一直從事室內裝飾工程管理。2008,袁根林加入廣東星藝南京公司工程部,做了工程部的副經理,2010年被升為工程部經理。2012年,同樣是在南京,袁根林開始了他人生中值得驕傲的旅程。“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回頭來看,的確如此。”2012年,袁根林著手改革。改變了原先的管理框架,強化管理流程,成立工程部管理中心并分設了多個工程管理獨立部門。“從現在看,這場改革是見成效的,雖然當時可能阻力很大,但事實是這場改革讓我們受益匪淺。”2014年,他被提升為南京分公司副總經理。
2013年,袁根林“愛琢磨”的個性成就了一項發明。“當時我收集了裝修過程中不少客戶的反饋意見,如在強電和弱電安裝上的彎角問題,于是發明了弧形工藝及弧形尺。”他告訴記者,在電路安裝中,PVC管九十度彎角不能多,如果超過兩個,電線安裝就會帶來很大的麻煩,影響散熱,可能會導致意外。但有了這個弧形尺后,不管遇到多少個彎角,都不會給后期使用留下隱患。之后,似乎袁根林成了“尺癡”,相繼發明了用于安裝浴室混合龍頭的“水平尺”,板與板之間留縫的“定位尺”等等。2014年,袁根林開始改進部分板材的外觀尺寸,增加個性化。大大減少了在搬運過程中產生的額外費用,以及在施工過程中減少一些可預見的質量隱患。袁根林說,雖然只是對一個尺寸的小小琢磨,但正是因為這個琢磨讓我們贏得了市場。
從2013年開始,袁根林一共發明了8項裝修工藝,在裝飾規范上被業界稱為“尺癡”。“思維決定行為,凡事沒有一塵不變”,從門外漢變為裝飾行業發明者,袁根林的這場跨界靠的是一份執著的匠心。
上一篇: 書訊 | 《這些年,我們一起抒寫的星藝大愛》出版發行
下一篇: 整裝未來如何發展?聽聽行業大咖怎么說
裝修流程